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2-10-21 10:50觀耕耘之稼穡,識家國之昌繁。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耕文明為核心的文明,農業農村農民從來都是中國的立國之本。若鄉村凋敝,則繁華時代也終究是空中樓閣,鄉村興旺,國家才有長期興旺的基礎。
昭通變革進行時
“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是全體中國人的夢想,也是昭通人的夢想。昭通,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鄉村振興之深度、廣度、難度前所未有。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今年以來,昭通市財政局駐魯甸沙壩村工作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連接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力以赴向上爭取匯報各項工作。
風雨振興路,真情暖民心。鄉村振興是在一個新環境、新時代下開展的振興鄉村的行動,這就必然要求有新的戰略思考和設計。按照《昭通市促進農村低收入人口增收 “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昭通市財政局高度重視沙壩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問題,并將其納入單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管理,派出3名處級干部、13名科級干部、20名一般干部,“一對一”結對幫扶106戶萬元以下低收入人群。
道路通達興百業
交通像是一把“開山斧”,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道路,串起一條條“致富線”“風景線”,成為了昭通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作為連接外界經濟發展的紐帶與橋梁,村級道路建設始終是當下興民利民惠民的重大舉措。近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和幫助下,沙壩駐村工作隊爭取到村級公路硬化項目資金1800余萬元,硬化了威寧寨、遲家梁子、田邊、老棚子、大園子、小溝邊、大路邊、馬鞍橋、余家院子、費家老包、李子園、李家灣、下街等13個村民小組25公里左右村級公路,實現村級主干道硬化全覆蓋,改善800余戶2600余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了群眾,發展了經濟,切實成為群眾心中的致富路、幸福路。
場所完備利萬民
村村辦活動,村村設場所,猶如一粒粒星光,灑滿山村全境,成為農村發展的“反光鏡”。加強農村活動場所建設,是一項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沙壩駐村工作隊積極向上級匯報爭取,2021年爭取遲家梁子綜合活動場所建設項目1個,項目投資65萬元,目前項目已竣工;2022年爭取沙壩村街子活動場所建設項目1個,項目投資50萬元,目前主體框架已完工,相關配套設施正在施工。
婚育新風入千家
為推進“計生協會會員之家”項目順利開展,切實把婚育新風宣傳到家、到戶、到人,切實幫助群眾“婚得優、生得安、育得好”,努力提高計劃生育村民自治水平,沙壩村駐村工作隊積極向市、縣、鎮計生協會爭取匯報,擬投資5萬元,建設一個可供學習借鑒的計生協會會員之家示范點。通過抓好組織建設、陣地建設和制度建設等工作,切實有效地開展會員學習、交流、幫扶等活動,努力滿足會員、群眾的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保健、助力鄉村振興等需求,不斷促進該村婚育觀念的轉變,繼而,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全面提高計劃生育協會工作的整體水平。
公共服務普惠至個人
為提升沙壩村公共服務水平,沙壩村駐村工作隊積極向市、縣、鎮各級各部門爭取匯報,籌措工作經費9.3萬元。為慶?!叭恕眹H婦女節活動,爭取中國農業銀行魯甸縣分行6.8萬元活動經費,組織全村漢族、回族、彝族、壯族、苗族、布依族6個民族600余婦女群眾及家屬參加“三八”節趣味活動。
戰略待興滿基層
組織興,則鄉村興;組織強,則鄉村強。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高度作出的戰略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鞏固沙壩村基層政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升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強基層實力、活力,提升沙壩村為民辦實事的能力,沙壩村駐村工作隊聯合沙壩村晨暉種養專業合作社,依托沙壩村盛產青花椒這一優勢資源,積極加強對外宣傳、溝通,通過制作宣傳片等方式向外推銷、售賣青花椒。目前,已售賣青花椒400余公斤,收入4萬余元。接下來,沙壩村駐村工作隊將加強與電商平臺合作,推動青花椒的外銷量,進一步壯大沙壩村集體經濟。
通訊員:馬曉紅
校對:胡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