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新聞 2022-10-20 10:06 來源:昭通新聞網
金秋時節,沿著筆直干凈的公路走進昭陽區蘇家院鎮迤那村,只見金色稻田里稻浪滾滾,綠色菜地里農民忙著鋤草,五顏六色的野花上鶯飛蝶舞,一幢幢漂亮樓房倚靠青山……伴隨著香甜的蘋果味,如同穿行在一幅美麗的山水田園畫卷中,一步一景,讓人目不暇接。
“迤那”是彝語,意思是一個大大的美麗的壩子。曾經的迤那村,基礎設施差、經濟條件落后,群眾掙扎在貧困線上。憑著對美好生活的堅定向往,1.2萬名迤那群眾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帶領下,不屈不撓地戰貧困、謀幸福。如今的迤那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示范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省級美麗村莊,成為人人羨慕的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紅蘋果奏響致富曲
仲秋時節,走進漢朔蘋果種植基地,果香誘人的紅蘋果綴滿枝頭,工人正小心翼翼地采摘著蘋果,這些紅蘋果即將被裝箱運往上海、北京等地。
秋天的迤那村被蘋果包圍著,大大小小的果園里、果農們忙著采摘、分揀蘋果,一派繁忙景象。
蘋果與迤那村有著不解之緣。迤那村位于昭通城西南部18公里處,四面環山,坐落于壩子中間,年平均日照1902個小時,年平均氣溫11.7℃,年平均降水量760毫米,立體氣候十分明顯,土壤中硒含量豐富,具有種植蘋果得天獨厚的優勢。
20世紀90年代,迤那村村民地里附帶種植幾棵蘋果樹,或是自己吃,或是拿到市場上零售是一種常態。迤那村如何成為蘇家院鎮蘋果產業的中心區域,還得從村里的蘋果種植大戶、技術專家郎平勇說起。
1996年,郎平勇在自家的4畝地里開始種植蘋果,通過不斷摸索、學習,改良技術,蘋果產業越做越大;2006年,注冊成立了集科研開發、技術示范推廣、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昭通綠健果蔬商貿有限公司,該公司建設的“昭通蘋果莊園”,成為云南省批準重點打造的100個現代農業莊園之一,“鮮滿園”品牌更是成為省名優品牌。郎平勇的成功無疑給在觀望徘徊的村民打了一劑“強心針”。
前些年,昭通市委、市政府把蘋果列為全市六大產業之首,致力打造“秋韻昭通·蘋果之城”。隨著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昭通蘋果的市場逐漸打開,迤那村村民開始規?;N植蘋果。
迤那村26組的蘋果種植大戶李官生曾在昭通綠健果蔬商貿有限公司擔任十幾年的技術指導?!澳憧?,這個顏色和果形都安逸得很?!庇浾咭姷剿麜r,他正和鄰居展示自家的蘋果。李官生在蘋果種植基地上班,同時忙著擴大自家的蘋果種植面積。對于蘋果種植帶來的好處,他笑著說:“昭通人要致富,就要種蘋果樹?!苯衲?,他家種植15畝蘋果,預計有12萬元的收入。
除了村民開始大規模種植蘋果,迤那村成為企業爭相投資的熱土。從2013年開始,海升、東達、喜浪、漢朔、瑞景等規?;?、現代化蘋果種植示范園先后落地迤那村。昭通市漢朔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嚴俊說起選擇在迤那村發展規?;N植的原因時告訴記者:“除了迤那村有規?;N植蘋果的空間,當地政府和村民對外來企業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投資環境好,并且我們想為迤那村的脫貧出一份力?!?/span>
企業的入駐不僅給周邊農戶帶來了最直接的經濟幫扶,還改變了傳統的發展模式。新的種植技術和理念為迤那村培養了大批蘋果專業種植人才,同時解決了部分群眾就近就業難題,讓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村民劉關英來漢朔蘋果基地工作之前,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洗衣、做飯、帶娃是她生活的全部。在基地工作5年多,從修剪樹枝到施肥打藥,現在都由她來統籌負責,她已經成為了一名蘋果種植專家。
近年來,迤那村根據市委、市政府及區委、區政府的規劃,積極探索“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領群眾把蘋果產業發展成為主導產業,創建綠色生態、標準規范的蘋果種植示范基地。迤那村現有綠健等蘋果種植、銷售企業11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有農民專業合作社34家,其中蘋果種植、銷售專業合作社23家;有2個村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點。全村蘋果種植面積達1.2萬畝,已投產0.9萬畝,年產量達1.45萬噸,產值達1.66億元。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達0.95萬畝,示范帶動農戶自種0.3萬畝,全村蘋果產業從業人員0.3萬余人。
蘋果產業的飛速發展,大大提高了當地群眾的經濟收入水平,村民通過蘋果種植、果園務工、蘋果加工銷售、果園觀光服務業等渠道,實現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20.4%下降到2020年的0.03%。
2020年,迤那村被評選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文明村莊奏響和諧曲
伴隨著淅淅瀝瀝的秋雨,空氣中夾雜著泥土的芳香,走進迤那村孔家營自然村,錯落有致的小洋樓漂亮又大氣,家家戶戶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凈凈,庭院里的花正艷樹正綠,毫無秋日的蕭瑟,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正在家門口追逐玩耍的兩個3歲孩童,看到記者便高興地指著自家的房子說:“這是我家的大房子,來我家吃飯呀!”純真的笑容、熱情好客的民風讓人倍感溫暖。
隨著蘋果產業的發展壯大以及村民外出務工,群眾的腰包開始鼓起來了。迤那村黨委書記臧慶石說:“群眾開始有存款了,在上級政府的指導、幫扶下,2014年開始以金家坪子自然村為試點,進行村容村貌改造,拆除危舊土房,統一建成兩層半的磚房?!?/span>
看著金家坪子整齊劃一的建設,村民們想改善住房條件的熱情被“點燃”了。迤那村黨委緊抓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機遇,根據地域特色、民俗風情、文化傳承和歷史脈絡,對群眾的建房進行科學有序地規劃、管控,打造各具特色、不同風格的美麗鄉村示范點,建成了孟家營美麗鄉村示范點、磚城美麗鄉村示范點、孔家營云南省人居環境提升改造示范點,3個示范點的建設從整體上提高了整個村莊的建設質量和水平。2019年,迤那村被評為省級美麗村莊。
2020年,迤那村以全國文明村評選活動為契機,按照愛國衛生運動、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要求,從思想引領、精神風貌、人居環境、基層治理入手,著力改善村容村貌,轉變群眾生活生產方式,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組織群眾開展操家理務培訓,帶領群眾清垃圾、修溝渠、清“三堆”(草堆、糞堆、柴堆);聘請護路員19人、保潔員30人,定點定時負責村莊內公共區域環境衛生;全力推進戶廁改造,實現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同時,在全村的住宅旁進行綠化、美化,讓群眾居住在優美、清新的環境中。
美麗鄉村要塑形,更要鑄魂。為了進一步豐富當地群眾的精神世界,迤那村新建了7個村民活動場所,組織群眾開展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村民們在滿足吃好穿好的同時,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臧慶石說:“每天傍晚村里面都很熱鬧,村民們沿著昭璞綠道散步,廣場上唱歌跳舞,到足球場上踢足球……”
每天吃完晚飯后,58歲的蔣仕富都會拉著音箱來到廣場上唱歌、跳舞?!斑@樣的幸福生活,以前根本不敢想?!笔Y仕富對現在的幸福生活心懷感恩。對于迤那村被評為“全國文明示范村”,他感到自豪和驕傲。
鄉村振興奏響奮進曲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在國家和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迤那村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水、電、路得到全面提升改造,住房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村民實現了從追求溫飽到追求生活品質的轉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擘畫更大的富民強村藍圖,迤那村“兩委”又有了新的思考。
迤那村地處“昭魯一體化”經濟圈核心區,“樂灑蘇蘋果旅游觀光帶”最上游,距昭通市、昭陽區打造的“蘋果莊園”“葡萄莊園”“木瓜林貢米莊園”均在1公里以內,鳳蘇路、昭璞綠道穿村而過,擁有白虎山旅游景點、昭陽·阿魯康養旅游綜合體項目……有著便利的交通、優美的環境、豐富的旅游資源。
臧慶石說:“我們規劃依托現有的資源優勢,打造鄉村民宿,發展休閑旅游經濟,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讓鄉村富得起來,留得住人?!?/span>
李官生的兒子李清松,原本在外務工,看著村里的發展變化,選擇回到農村和父親一起種蘋果。他打算利用自家的蘋果產業打造觀光農業,為迤那村發展盡一份力。
迤那村緊抓時代機遇,借勢而上,村民的口袋鼓了起來,精神文化生活日漸富足,鄉風文明蔚然成風,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經濟水平穩步提升。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畫卷在迤那村徐徐展開。
實習記者:田朝艷 圖片由迤那村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