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新聞 2022-09-30 09:04 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2年9月30日,是我國第九個烈士紀念日。在這樣一個時刻,我們追思和緬懷英烈,更具特別意義。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撫今追昔,我們看到,為了今天的和平與幸福,有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的一切交給了祖國和人民。他們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事跡、他們的精神無不激勵著后人奮勇向前。為了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國家于9年前設立了烈士紀念日。有了紀念日,人民就有了表達的平臺,國家就有了緬懷紀念的依托,這對傳承烈士精神,特別是培養青少年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情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近幾年來,網絡上出現的丑化英雄、詆毀先烈的言論和行為卻讓人痛心疾首。這些人數典忘祖、“三觀”盡毀,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也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遭世人唾棄。
有句話講,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也融匯著一代代先輩們創造的知識、經驗和智慧。英雄先烈們所走過的路,打過的仗,取得過的勝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就在歷史文化的深處。歷史也是最好的清新劑,我們只有吸取經驗和教訓,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珍愛和平,才能喚醒民族精神,才能激發使命擔當,厚植尊崇英烈,崇尚英雄、爭做英雄的情懷。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币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有了英雄而不去敬重英雄的民族,那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民族。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是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財富,更是激勵我們接續奮斗的力量源泉。我們對英烈的最好紀念就是講好他們的故事,傳承好他們為民族大義不畏艱險、奉獻犧牲的精神。如此,方可慎終追遠,砥礪前行。
昭通日報記者:劉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