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2-09-29 10:48近年來,綏江縣統籌城鄉建設布局規劃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持續實施“五個嵌入”工程,促進各民族在各領域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實施“空間嵌入”工程。統籌城鄉建設布局規劃,加強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各族群眾互嵌式居住生活。抓住向家壩水電移民和易地扶貧搬遷機遇,近6萬名各族移民群眾和1萬余名各族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遷入縣城和集鎮安置共居,全縣城鎮化率達到47.78%。全縣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512公里,今年已投入2億元實施農村公路硬化200公里,讓各族群眾往來更加方便。
實施“文化嵌入”工程。始終堅持“中華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葉”的理念,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每年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以及苗族“花山節”等節慶期間,舉辦群眾性文體活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抓好文旅融合發展,利用民族文化打造了一批美麗村莊,引進上海李也集團打造蝴蝶苗寨項目,將帶動羅坪村各族群眾129戶572人增收致富;打造了金沙水上樂園、夫人壩、大團巖、峰頂山等旅游景點,已創成國家4A級景區1個,獲評省級旅游名村1個,被評為云南省旅游扶貧示范縣。
實施“經濟嵌入”工程。鼓勵各族群眾到中東部地區創業就業,深入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5871人持證;組建了綏江駐上海、昆明、成都3個勞務輸出工作站,全縣農村勞動力、低收入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轉移就業率分別達到87%、92%、94%。出臺“貸免扶補”政策,3年來共籌集1800萬元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各族群眾創業就業。積極搭建縣、鄉、村三級電商物流平臺,實現電商物流服務網絡全覆蓋。
實施“社會嵌入”工程。探索實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各民族互嵌式發展、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個計劃”,近3年組織600余名青少年共開展夏(冬)令營6次。堅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每年開展“相約”“我們的節日”等表現民族團結進步的活動。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全部實行各族學生合校、混班教學、混合住宿,推動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
實施“心理嵌入”工程。堅持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的理念,不斷樹牢各族干部群眾“三個離不開”和“五個認同”意識。持續開展以民族團結進步和感恩教育為主題的“321”專項行動,以村(居)民小組為單位召開院壩會8780余場次。在全縣64所學校開設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在縣級媒體開設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專欄;在羅坪、桂花、團結等3個少數民族聚居村組重點開展了“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思想教育。
昭通日報記者 陳忠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