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2-09-28 16:229月的綏江,秋老虎的余熱還未退去,下午一點,“半邊紅”李子果園一片熱鬧,幾十位村民圍著果樹駐足張望。原來是“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幫扶人才組成的縣農業技術專家團隊到會儀鎮黃坪村開展“半邊紅”李子高質量示范基地種植專場培訓,村民正專注地學習修剪樹形。
為了促進全縣致富增收支柱產業“半邊紅”李子再提勁再提效,縣委組建了“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專家咨詢委員會,制定出臺了《綏江縣2022年“半邊紅”李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聚全縣專業技術人才之智,縣農業技術專家團隊常年深入產業一線“點對點、面對面”開展種植技術指導,把農技培訓課堂開到了田間地頭、果園一線,推動“半邊紅”李子實現含技量到含金量的雙飛躍。
綏江縣“田間小課堂”傳授種植技術。通訊員 馬志明 攝
小小田間課,干貨滿滿有講究??h農業技術專家團隊一行8人各顯所長,在園子里講技術送法寶,從樹齡、樹形、樹間距、肥料、病蟲害防治等由淺入深現場“演繹”,耐心而細致地答疑解惑,幫群眾算成本賬、算收入賬、算市場賬,進一步轉變群眾的思想觀念,走既有顏值又有品質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在院子里講政策感黨恩,從鄉村公路修建到入戶路硬化,從送苗木到送技術,從“零”產業到“李”產業,教育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動員群眾搶抓今年全縣打造2萬畝“半邊紅”李子標準化生產基地的發展機遇,把補助秋肥、整形修剪、病蟲綠色防控等獎補政策用到果樹上,補養分強根系,科學剪優樹形,切實夯實“半邊紅”李子高質量發展之基。
群眾吹哨,人才報到,技術解惑。為了及時幫助群眾解決“李”的事,綏江依托“專業合作社+示范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農業技術專家團隊指定合作社專人到組到戶隨時指導,讓冬夏修剪、翻土施肥、老樹更換、高枝嫁接等種植技術講在一線、學在一線、練在一線,通過經?;?、常態化、日?;募夹g輸入,實現種植戶變專業戶、李子地變李子園的雙重轉變。
“這個修法好得多,以后就按照這個來。去年剛投產10余畝就賣了5萬多元,要是以后技術學好了,一年能掙10萬元以上就不出去務工了,就在家好好‘養’李子?!秉S坪村第17村民小組的羅光全激動地說。
目前,綏江縣“田間小課堂”已開講70余場次,覆蓋4個鄉(鎮)32個村(社區),培訓農戶6000余人次,下一步將拓展到生豬養殖和獼猴桃、枇杷等各種種植業,以技傳技、以技富智,助力鄉村發展、產業更新。
昭通日報記者:陳忠華 通訊員:譚必麗